首页>生活知识>内容

北京时间是怎么来的

2015-10-15 15:05:01 | 来源:互联网

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统一采用的法定时,取为东8时区的区时。它等于东经120°经线的地方平太阳时,而不是北京的地方平太阳时。北京时间比格林尼治时间(世界时)早8小时。

 
我国采用北京所在的东八时区的区时作为标准时间,称为北京时间。北京时间是东经120度经线的平太阳时,不是北京的当地平太阳时。北京的地理位置为东经116度21′,因而它的地方平太阳时比北京时间晚约14分半钟。北京时间比世界标准时间早8小时。 
 
地球一周被分成24等份,每一等份为一个时区。这样一个时区是经度15度。一天24小时,所以相差一个时区就相差一个小时。经度零度即子午线的时间为世界标准时间。由于子午线穿越伦敦附近的格林威治市,故称格林威治时间,这也是英国的标准时间。北京的经度是116度21分,所以在子午线往东第八个时区内。即东八时区。8×15=120,所以东八时区的区时为东经120度的时间,就是北京时间。 
 
那么北京时间是在哪里进行计算和发布的呢?是来自陕西省蒲城县境内的国家授时中心。之所以选择这里,是考虑:陕中地处大陆腹地,离中国大地原点仅100公里,发射的时间信号便于覆盖全国;当地地质构造稳定,授时中心因地震等灾难被毁坏的系数极小;由于其重要性,建立在内陆地区比较安全。 
 
如今我们所说的1秒,其实就是铯原子跃迁振荡9192631770周经历的时间,这是1967年10月召开的第十三届国际计时大会正式定义的。国际上规定,取1958年1月1日世界时零时零分零秒的瞬间作为原子时的起点。 
 
1968年10月,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建成。 
 
1970年12月15日,时间城开始向全国进行短波广播。半径达3000公里的范围内,人们第一次从收音机里听到日后耳熟能详的“……嘀,刚才最后一响,是北京时间×点整”。几乎没人知道,这全国统一的“北京时间”就是从这么荒僻的山区,这个神秘的大院播出的。
 
中国跨越5个时区 
 
中国共分五个时区: 
(1)中原时区:以东经120度为中央子午线。 
(2)陇蜀时区:以东经105度为中央子午线。 
(3)新藏时区:以东经90度为中央子午线。 
(4)昆仑时区:以东经75(82.5)度为中央子午线。 
(5)长白时区:以东经135(127.5)度为中央子午线。 
 
一个时区的“标准时”,只是一个大地区的统一时间,大家共同遵守的“人工”时间而已,并不是该时区内每个地点的“本地时间(LMT)”——真正的经度时。要用出生地的经度与出生大地区的标准时来加减,全球任何地点都用这个原则。 
例如:中原时区包括内蒙古、辽宁、河北、山西、山东、河南、安徽、江苏、湖北、湖南、江西、浙江、福建、广东、海南、香港、澳门、台湾。这个大地区当时钟敲定正午12点时,只有位于东经120度线上的地点才是12点,其它的地方是少于或多于12点。如香港位于东经114度10分,比东经120度偏西5度50分,其真正经度时是11时36分40秒 
 
“北京时间”是我国使用的东八时区的区时,该时区中央经线的经度是东经120°。依据国际标准时区划分的方法和我国所处的地理位置,虽然我国跨越了5个时区,但主要位于东六时区、东七时区、东八时区内,这三个时区的中央经线经度依次分别为东经90°、东经105°、东经120°。如果对我国位于东经82.5°以西东五时区的地区,采用与东六时区相同的标准时;东经127.5°以东的东九时区的地区,采用与东八时区相同的标准时。这样用三个时区的区时就覆盖了全国,也就基本上满足了各地是以中天时刻为时刻标准的地方时。“北京时间”仍是东八时区的标准时,东七时区、东六时区采用的标准时,分别比“北京时间”晚1小时、晚2小时,时间名称可分别定为“重庆(直辖市)时间”、“新疆西藏时间”。或者东六时区、东七时区、东八时区的标准时名称分别定为“西部时间”、“中部时间”、“东部时间”。 
 
根据我国的行政区划,适用“北京时间”的地方:北京市、天津市、河北省、辽宁省、吉林省、黑龙江省、内蒙古自治区的呼和浩特市和包头市以东(包括呼和浩特市和包头市)地区、山东省、山西省、河南省、江苏省、安徽省、湖北省、湖南省、江西省、浙江省、上海市、福建省、台湾省、广东省、海南省、香港特别行政区、澳门特别行政区。适用“重庆时间”的地方:重庆市、四川省、广西壮族自治区、云南省、贵州省、陕西省、青海省、甘肃省、宁夏回族自治区、内蒙古自治区的呼和浩特市和包头市以西的地区,适用“新疆西藏时间”的地方:新疆维吾尔自治区、西藏自治区。

福利手游

更多

最新文章

更多
电脑版 手机版 返回顶部

Copyright 2017 全查网版权所有

备案信息:湘ICP备2021017279号-1

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网友上传分享,如有侵犯你的版权,请发邮btchacom@163.com